在2025赛季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财务约定指标保持了与过去四个赛季的一致性。据“北青体育”报道,包括“球员限薪、俱乐部限投”在内的规则,在当前足球大环境的压力下,即便“限薪令”不加强力度,各俱乐部也难以不计成本地大手笔引援。
北京时间12月25日凌晨,巴西圣保罗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签下了33岁的巴西前国脚奥斯卡。这一消息意味着,奥斯卡与中超上海海港俱乐部的合约正式结束,同时,27岁的阿根廷籍外援巴尔加斯也离开了海港俱乐部。这两位球员的离开对于曾荣获联赛、杯赛双冠王的海港队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损失。然而,在中国足球经历反腐风暴、严格实施“限薪、限投”的背景下,包括海港在内的所有国内职业俱乐部都必须遵守规则,不能越过法律红线进行超标引援。
早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内足球界有传言称新赛季各级职业联赛的“球员限薪”规定将进一步加强。然而,从上周北京召开的职业联赛工作会议来看,新赛季国内三级职业联赛的规则总体保持稳定。尽管如此,由于大多数俱乐部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之前的“欠薪、欠债”问题,各家在新赛季的投入上更加谨慎。
在选帅和引援方面,各俱乐部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他们不再追求高价外援,而是瞄准了“好用不贵”的目标。例如,申花俱乐部就传出了可能引进身价仅90万欧元的巴乙前锋米内罗的消息,作为替补球员。此外,许多俱乐部更倾向于接纳那些已经收获自由身的中、外球员,特别是那些已经在中国职业联赛中有所成就的球员。这样的操作既省去了麻烦,又规避了风险,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随着“金元足球”时代的退潮,中超乃至国内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引援和选帅投入变得更加谨慎。消费降级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虽然限薪令的加强传言不断,但实际上各俱乐部都在寻找平衡点,既要保证球队的实力,又要控制成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职业足球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实效和稳定性。
总体来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在严格遵守财务规定的同时,各俱乐部也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中国足球仍在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