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9日晚8点,年度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播出,揭露了国家体育总局前副局长杜兆才、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以及中国国家队前主教练李铁等人的腐败细节。现在,李铁和陈戌源已被判刑,他们的罪行曝光在了全国观众面前。
在这部专题片中,原河北华夏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孟惊也揭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他说:“在最后一场比赛上,我们大概花费了1400万元,我们与深圳队的俱乐部、主教练以及球员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这表明了为了冲超成功,俱乐部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然而,李铁却选择了走捷径。他指示郑斌寻求他的老队友、深圳队主力后卫黎斐的帮助。黎斐开价600万,声称可以“打点”关键球员以获得胜利。令人讽刺的是,如果不是这次调查,没有人会知道这600万其实被黎斐一人独吞。
黎斐曾表示:“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找人去‘打点’,只是觉得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有优势,可以轻松取胜。”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以2:0的成绩取得胜利。正如他所预测的那样,他们并没有真正需要这笔钱来赢得比赛。这反映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想要迅速取得成绩而忽略了真正提升实力。
李铁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代表。他为了成功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通过找裁判、收买球员和教练等手段来获得胜利。他甚至将这种做法带到了新的俱乐部——武汉卓尔。在李铁的怂恿下,武汉卓尔不惜血本,为了冲超成功不惜一切代价。
在成为国家队主教练的过程中,李铁游说卓尔俱乐部出钱为他进行拉拢工作。同时他还自掏腰包向足协秘书长刘奕行贿。这种权钱交易最终让李铁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国家队主教练。
然而,一旦球员和教练的选拔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时,出不了好成绩是必然的。青训、健康的联赛才是国家队的根基。当所有人都热衷于短期利益而忽视青训投入时,联赛充斥着不正之风,金钱就可能左右胜负。这种被污染的足球土壤自然无法提供充足的养分来培养人才。
李铁从2020年成为国家队主教练到2021年底被球迷骂声一片地“下课”,其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上升得快、坠落得也快。这种结果不禁让人反思,不知他是否还记得作为球员时代的成功并非来自短期的“快”,而是来自持久的“跑不死”。
如今,李铁、河北华夏幸福和武汉卓尔俱乐部都因走捷径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杜兆才和陈戌源的“政绩”梦想也破灭。足球虽然是个圆的运动,但它不能被权力和金钱任意塑造形状。唯有脚踏实地、走正路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这些案例都提醒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走捷径、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踏实、认真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和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