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媒:国少队胜因非偶然,基础扎实俱乐部功不可没

  • 时间:2024-10-30 10:48: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U17男足亚洲杯预选赛C组的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队以2-2的紧张比分与韩国队握手言和,最终以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名身份晋级决赛圈。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中国国少队的实力,更展现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策略。

《每日新报》的赵睿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他指出,国少队的表现并非偶然,这批球员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在各自俱乐部的扎实基础。他们在俱乐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如何踢球,更学会了如何在比赛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当中国国少队在赛场上“碾压”韩国同级队伍时,这无疑激起了中国足球界的热烈讨论。人们开始思考,是踢“简单足球”更容易取胜,还是踢“复杂足球”更有前途?虽然各抒己见,但多数声音反对仅仅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苟着踢”。其实,只要回顾刚刚结束的2024中国足协青少年锦标赛,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今年U17联赛中的一些比赛,如山东泰山与上海申花的1/4决赛,就充分展示了青少年球队的竞技风采。泰山队先进两球,但申花队在比赛即将结束时顽强扳平。这四粒进球中,前三粒是通过巧妙的配合和战术布局打进的,而最后一粒则是申花梯队通过长传战术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成功扳平。

进入冠军争夺战的河北廊坊荣耀梯队,他们的踢法则更加层次分明。从后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三条线紧密衔接,球员在场上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注重目的性极强的长传。今年U17联赛将最佳主教练称号授予了董阳,这是对他在教练工作中的肯定和鼓励。这三支球队都展示了不满足于“简单足球”的竞技精神。

国少队主教练上村健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球员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成绩的过高要求,有时会选择直接而简单的打法或防守反击。这样会导致球员在后场组织和决策能力的锻炼不足,同时也影响了进攻方的防守能力。他认为这些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的进步和发展。

记者四年的跟踪报道显示,职业俱乐部梯队的本土主帅大多为40岁左右的年轻教练,其中不乏前国脚或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背景的人士。他们不仅追求比赛名次,更注重球员的技术培养和战术理解。如拿球、控球、转换、向前推进以及给对手施加压力等,都是他们口中的高频词汇。这些教练的执教理念与过去完全不同,他们的努力也是国少队球员能够有上佳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期,U14男足选拔队的教练组长大卫表示,中国足球2012年龄段的球员比他所带的2010年龄段更为出色。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报道,记者对此深有感触。在与U17联赛赛事负责人的青训话题交流中,他提到:“按照概率来说,每个年龄段都可能有像梅西、亚马尔那样的天才球员,关键是需要教练去发现他们。同时,也要避免‘伤仲永’的悲剧。”

展望未来,亚足联将U17亚洲杯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的赛制变动,这无疑给中国足协的U17联赛和U15联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中国足协已经采取措施,聘请日籍教练浮嶋敏挂帅U15国足。这表明中国足球已经开始沉下心来抓梯队建设和衔接工作。经过近十年的青训发展,现在是检验成效的时候了。只有当我们的青少年队伍不断出现在亚洲杯、世界杯等大赛的赛场上,我们的成年国字号队伍才有希望达到新的高度。